最近,加拿大移民政策丢出一个重磅信号:
从2025年7月21日开始,移民部正式启动2026~2028年移民配额咨询。
这次政策不光关系“想移民”的人,连拿着学签、工签的临时居民也一并算进来了。
什么意思?
以后不只是“移民配额”要抢,连你是不是留得下来、能不能续身份,也可能受配额限制!
可以说,加拿大的“宽松留学→工作→移民”那条老路子,正在被亲手掐断。
移民名额变少了,而且临时居民也要抢名额
先说几个关键数字,让你感受下变化有多大:
而以前,这些临时居民的数量是不设上限的。
这次首次纳入管理,意味着:
哪怕你只是拿了学签来读书,也不再是“天然有资格留下”的人群了。
更直接地说,从你一入境起,就要和全国几十万人一起抢位置,抢的是一个“身份票”。
“读完就移民”那套,已经行不通了
以前,很多人会这么想:
我来加拿大读个两三年,毕业后拿个三年工签,工作个一年半,就能申请移民了。
如果英语好,找份稳定工作,这条路线几乎稳得很。
现在不是这样了。
第一,配额减少,整个池子变小。
第二,竞争对手多,你不再是移民系统的“VIP”人群,而只是候补。
尤其2026年、2027年,虽然国际学生人数还在上升,甚至会占到整个临时居民人数的一半以上,但与此同时,移民配额却每年都在缩紧。你不是不能留下,而是必须拼语言、拼工作、拼时间、拼策略,样样都得有备无患。
现在的加拿大留学,是一场至少三年起步的拉锯战。指望“毕业就能留下”的人,基本会被现实狠狠撞一下腰。
什么专业更容易移民?
政策同时还透露出一个很关键的方向:
2027年开始,经济类移民将占到总配额的62%。
也就是说,超过一半的移民名额,将给那些能立刻上岗干活、解决用工荒的人。
那么哪些行业最有机会?
首先是医疗岗位,比如护士、药剂师、康复师;
其次是IT和工程类,比如软件开发、数据工程、电气机械相关;
还有建筑与技工类,像木工、电工、水管工这些蓝领工种,反而有巨大红利;
最后是教育岗位,尤其是幼教和基础阶段教师,在偏远地区非常吃香。
一句话,“能干活”的人才能留下”。
这也是为什么政府反复强调“关键岗位优先”。
能马上对加拿大经济和服务体系产生贡献的群体,自然在移民系统中优先被处理。
哪些专业会越来越难留下?
不是所有专业都被欢迎。
下面这类专业在移民系统中加分少、就业对口率低,未来将面临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:
特别要提醒中国留学生群体:
很多人本身不懂法语,又没有家人在加拿大提供“亲属加分”,如果再选错了专业,那几乎就等于主动放弃移民资格。
所以未来在选专业时,不只是“我喜欢什么”或者“这个学校这个专业排名高不高”,而是这个专业是否有现实就业岗位、是否被优先推荐移民。
留学家庭要怎么应对这个大变化?
对家长和学生来说,这个信号非常明确了:
留学不能再当作“高投入买身份”的套路。
它现在是一场严肃的战略决策,要提前规划每一个环节:
第一步,要选对省份。
不同省份的移民政策差别极大,有些省本地留学生更容易走PNP(省提名),有些则竞争激烈。
第二步,选对学校和专业。
别再一味追求“综合排名”,重点是看专业是否能带来就业和身份通道。
第三步,语言要准备早。
法语已经开始在加拿大多个省成为优势语言。哪怕你在英属地区,有法语能力也可能多一道门。
第四步,留学路径要有后手。
实习机会、Coop项目、雇主担保资源,这些都可能影响你毕业后能不能留下。
如果孩子还在高中阶段,家长更是要从现在就开始做功课:省提名政策、就业趋势、身份转换流程……越早了解越有主动权。
最后总结一下:
一句话:留学还是值得做的事,但必须做对。
身份,永远是少数人的通行证。而未来的加拿大移民,拼的就是——谁更早看清规则,谁更快调整路线。
苏公网安备 32059002002239号